公屋富戶收緊,入息超額借貸成解方

 

香港房屋委員會於2025年3月通過收緊公屋「富戶政策」,將租金分級由三級制改為四級制,並新增「4年內入息超額4倍須遷出」條款,預計約400戶長期超額租戶首當其衝。根據新規,入息超額2至3倍的富戶需繳交2.5倍租金,超額3至4倍者增至3.5倍,超額4至5倍者更需繳交4.5倍租金,加幅最高達125%。此舉雖旨在加速公屋流轉,卻也加重中高收入家庭負擔,甚至可能迫使部分租戶轉向私人市場,進而推升借貸需求。

本文將解析公屋政策變革的影響、入息超額與借貸的連動關係,並為受影響家庭提供財務規劃建議。

一、公屋制度簡介:基層住屋的安全網

公屋(公共屋邨)是香港政府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廉租房屋,租金僅為市價1至2成,申請者需符合嚴格入息及資產限制。以4人家庭為例,月入不得超過3.8萬港元,總資產不得超過76萬港元。然而,部分家庭因收入增長而超出限額卻未遷出,形成「富戶」現象。現行政策要求居住滿10年的租戶每兩年申報資產,若入息超額5倍或資產超限額100倍,須遷出單位。

 

二、政策收緊的四大衝擊

  1. 經濟負擔倍增
    新制下,超額4至5倍的富戶租金由2倍暴增至4.5倍,以屯門250平方呎單位為例,月租將從1,994港元攀升至3,249港元。此舉雖促使富戶「能者多付」,但對月入10至15萬元的家庭而言,租金佔收入比例仍低於私樓,可能延緩遷出意願,形成長期財政壓力。

  2. 遷出潮與私樓需求升溫
    約400戶持續超額4年者須遷出,加上未來十年新增30.8萬公營房屋供應有限,可能推高私人租賃市場需求。此類家庭若未能購置居屋,恐需轉向劏房或中小型私樓,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。

  3. 綠表資格誘因與置業門檻
    政策鼓勵富戶自願遷出並保留4年「綠表資格」,可優先購買居屋。然而,居屋售價動輒數百萬港元,即使首期僅需一成,對剛遷出公屋的家庭仍屬沉重負擔,需依賴按揭或短期貸款補足資金缺口。

  4. 借貸需求雙向增長
    高租金壓力可能促使富戶申請個人貸款應付短期開支;而遷出者若選擇購置私樓,則需更高額按揭。據統計,2024年二手公營房屋買賣中,58%為未補地價的「第二市場」交易,反映中低收入家庭對低門檻融資的依賴。

 

三、入息超額、政策收緊與借貸的三角關係

  1. 租金壓力轉化為借貸動機
    富戶雖收入超標,但扣除暴增租金後可支配所得縮水,若需支付子女教育、醫療等突發開支,可能轉向無抵押貸款。此類貸款雖審批快速,但年利率普遍達15%-30%,長期使用易陷入債務循環。

  2. 遷出過渡期的資金需求
    遷出公屋後,押金、私樓首期或裝修費用可能耗盡積蓄。例如,購買500萬港元居屋需50萬首期,若家庭儲蓄不足,需透過業主貸款或信用貸款補足差額。

  3. 政策不確定性催生財務預備
    房委會預告未來可能進一步下調遷出門檻,促使富戶未雨綢繆,預先申請低息貸款作為應急儲備,避免政策突變導致資金斷鏈。

 

四、財務解方:量身訂製的貸款策略

面對政策變局,貸款公司提供多元方案,助您穩渡難關:

  • 租金周轉貸:免抵押、即日批核,應對短期加租壓力,還款期彈性,利率透明無隱藏費用。

  • 綠表置業貸:專為遷出公屋家庭設計,提供高成數按揭(配合政府七成按揭政策),助您銜接居屋或私樓市場。

  • 業主增值貸:若持有未補地價公屋,可憑資產估值獲取低息週轉金,適用於創業或進修需求。


公屋政策收緊既是挑戰,亦是財務規劃的契機。無論是應對租金飆升、籌措遷出資金,或佈局置業計劃,我哋貸款公司以專業方案與靈活條款,成為您最穩健的資金後盾。立即諮詢,掌握低息貸款先機,讓政策變動不再阻礙您的生活品質與資產累積。


公屋富戶收緊,入息超額借貸成解方
忠告:借錢梗要還,咪俾錢中介